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茶艺长姐,反向带娃[六零] 第10节  (第2/2页)
今天这一餐,对他们来说可谓是无上美味。    张秀娟瞧着低头猛吃的三个孩子,再看看明显克制自己的荷花,心中不由得点了点头。    他们村虽算得上丰收,但粮食大部分还得交上去,自己留下的那些,真不够放开肚皮吃的。    这一餐,算得上是这大半年来吃得最好的一顿了。    说实话,但凡这群孩子中有一个能顶事儿的大人,她都不可能这么大大咧咧做出这么一桌好饭。    大人心眼多,倒是小孩,没什么贪心。    别看张秀娟面上亲亲热热,可活了这么久,她哪能这么没心眼。    从宋禾几人进门的那刻,她便时刻在观察着,瞧这闺女确实眼明心正,这才暗暗点点头,默许儿媳妇那让几个侄子侄女住在家里的话。    不许又如何,几个小孩还有地方去吗?    张秀娟心里想的是先答应让几个孩子住一段时间,至于之后怎么样,那之后再考虑,当下是没有办法的。    比方等荷花大了,嫁人了,那弟妹指定是得跟去的。这么算算,荷花在她家也待不了几年。    可他们家勉强答应,但没想到这荷花倒是不愿意。    第12章 自立门户    吃过晚饭,宋禾去厨房帮姑姑洗碗时被赶了出来,见着大队长坐在堂屋看报纸,走过去询问:“队长爷爷,咱们村里有没有空房子?”    大队长惊讶抬头:“咋,你想找个房子住?”    一听这话,在后院偷偷给爹娘烧纸钱的宋宁玉急了,匆匆忙忙跑出来:“为啥就要出去住嘞?你一个十多岁姑娘,怎么带三个小孩?”    宋禾语气诚恳:“我知道姑你对我好,但我却不能理所当然的住下。而且我就住村里,离得不远,我可以经常来看姑,姑你也可以常去看我们。”    这个时候的农民在建房子时哪里会建得多余,基本都是按照人口来建。    比方说队长爷爷家,房子在村中算气派,可房间却没有多少。    倾尽全部家底,盖了五间房。堂屋和厨房是一间,中间隔开。夫妻俩一间,两个儿子各一间,还有一间是小闺女住的,未来又是孙子孙女们住的。    就这,已经是村里难得的宽松房子。    再说了,宋禾刚刚听到有人说,队长爷爷的小儿子等灾年过去后就得说亲,人家女方愿意家里突然多四个人吗?    大娃他们才四岁,如果真的住下,住上个好几年,这不就是挤压其他人的资源吗?    而且大娃他们在几年里也得一直有寄人篱下的心态,这对小孩的心理发展不好。    最后,就是远香近臭。    宋禾有过和聊得好的同学一起合租的经验,虽然只在一起住了三天,但她深深明白这个道理。    大队长多少岁的人了,见宋禾这表情,都有些猜到她心中在想什么。    他突然问道:“你一个人能带得了三个小孩?这可真是个难事儿,平时还得上工的。”    宋禾:“我可以,他们三人听话好带。而且我能把他们从河省带到安省,就能把他们带好。”    “你读过几年书?”昏黄的烛火下,大队长这么问。    宋禾一愣,还有些没反应过来,“我上学早,读到初一,后来因为灾荒就停课了。”    队长惊讶:“读到初一?”    “是的。”    宋禾觉得荷花父母在这个年代真算得上一对好父母,虽然在大娃出生后有些重男轻女,但学却让荷花一直上。    在当下,能让女孩去上学的家庭寥寥无几,能够小学毕业的女孩更是十里挑一,甚至几十里挑一,百里挑一。    宋禾这么一个初中生,别说山沟沟宋家庄,就是在李家村,都不多。    李队长心想,难怪这闺女说话条理分明,想得也周到。    他自己是最敬佩文化人的,在他心中,这个上到初一,还成功把弟妹从河省带到安省的姑娘是能养好弟妹的。    即使生活上有些拮据,可他们离得近,到时候也能帮助一二。    大队长指了指左手边的方向,“村里的空房子有是有,就是比较偏比较小。那个房子从前是树皮爷家的,建给看守药材的长工一家住。药材地原本在山脚处,现在没种药材了,不过房子还在,还结实着。”    宋宁玉听了面色焦急:“那个房子能住人吗?”多少年都没人住进去过。    “还别说,那房子翻修一下真能住人。”张秀娟心中狂喜,没忍住说道。“统共三间屋子,整整齐齐的,好休整,离咱们家也不算远。”    树皮爷家原先是大地主,不过还没解放就把财产给捐给队里了,队里好些人住的都是树皮爷家的房子。    山脚下的这间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就被剩了下来。    就算分给荷花几个小孩,也没什么嚼舌根。    宋禾也不挑,对她来说偏远反而是个好事,“可以的,就这套,谢谢队长爷爷。”    “那就这样,等过两天闲下来时让你姑父帮你打理打理,不要多久就能住进去。”    大队长就是家里的大家长,他拍板的事情,除了张秀娟外,一般没人敢反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