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6页  (第2/2页)
酌了一下语言,一字一顿地说,“舒小芸和舒意云的确是同一个人,她五年前回乡办理户籍变更手续时,已经整过容了。登阳乡派出所的人说,当时在办理手续时要留下影像资料,因为本人的脸和证件照片对不上,费了好大的劲,差点没办成。后来打齐了所有证明,才勉强给她办理成功。舒小芸因为这事儿在登阳乡住了一个多星期。”    “嗯,”闻衍说:“你现在在哪儿?”    “还在乡里,”袁园语气急促,说:“闻哥,还有件事儿,很重要。”    闻衍:“什么?”    “按照派出所原户籍显示,舒小芸家加上她只有三口人,原生家庭很穷,父母在她十岁那年意外去世。不过这场意外让舒小芸得到了一笔不多不少的赔偿款,于是他们家各路亲戚纷纷出现,盯着那笔钱,都想要收养舒小芸。那段时间天天吵,最终打到了派出所。”袁园喘了一口气,继续说:“派出所负责调解的民警跟那帮刁民周旋了一个多月,最后还是按照舒小芸自己的意愿,去了她小姨家。”    闻衍:“她还有个小姨?”    “对,”袁园说:“是她mama的亲meimei,他们两家好像就住隔壁,应该算是走得比较近的亲戚了。但是舒小芸跟他们一起生活,户口都是各自的,所以这种事情我们查不出。”    闻衍默然,“还有呢?她这个小姨家有什么特别?人还在吗?”    “她小姨家一共四口人,全部出国了,就在舒小芸迁移户口的前一年,举家移民!”    “什么?”市局办公室内听着电话的所有人全部一怔。    移民不像移居,可不是拍拍屁股走人这么简单的事——农村消息闭塞,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也许大字不识几个,世代靠种田为生,哪儿来这么大的魄力和财力选择移民。    闻衍想了想,问:“那一家人全都走光了?谁把他们送走的?”    “没有全走光,”袁园说:“他们还有个大儿子一直留在国内,叫……叫刘金。”    “刘金?”闻衍眼皮一跳,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对!我去过他们在村子里的住处,只剩两间破屋子了。后来附近的村民告诉我,那个刘金在镇上的初中毕业后就辍学了,早早去大城市打工,头几年还会回村过年,之后根本没见过人!再后来,听说他发达了,穿得人模狗样的回来,也不搭理村里人,只把他们一家子接走送出国。”    闻衍稳住心神,问:“你查过那个刘金吗?”    “查过!”袁园哆嗦着声音说:“我复印了他在派出所留的档案,里面有张证件照。闻哥,我发给你们看看吧,我…不太确定。”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