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前夜  (第1/2页)
    当天晚上,白杨躺在床上睡不着。    最近这些天他总是晚上睡不着。    今天是9月29号,明天是国庆节假期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后天就开始放假了,尽管是高三学生,但教育局给他们放满了七天假期,还严令不许补课。    今晚没有月亮,雨天之后没有放晴,挂在墙外的空调外机在“嗡嗡”地响,室内的温度被设置成25摄氏度,虽然不燥热,但却憋闷,可能是门窗关闭太久,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了,白杨深吸了一口气,抬手搭在额头上。    他穿着白色短袖体恤,黑色的大短裤,曲起一条腿,身体瘫在床上一动不动,但思想在信马由缰。    等明天氚管到了,他就可以开始动手制作时间标记物,再把它塞进时间胶囊,埋到小区广场边的草坪里。    该埋到哪儿呢?    白杨在眼前勾勒出梅花山庄小区广场的平面图。    那一片广场老大了。    就时间胶囊这么个二十厘米长的小东西,如果随便找个地方埋了,那想找到得用翻土机把地都犁一边。    如果她有金属探测器就好办了——就战争片地雷战里日本鬼子工兵用来对付地雷的探雷器,像割草机一样在地上扫来扫去,找到地雷就滴滴地响,它的原理是简单的电磁感应,只要女孩手里拎着金属探测仪,在草坪上扫一圈,就能找到自己埋下去的时间胶囊。    当然也可能挖到未爆的迫击炮弹。    所以得有个标记物。    埋在长椅后面?    或者埋在树下?    白杨忖度着,毫无疑问标记物是很重要的,但他又不能把时间胶囊埋在过于显眼,容易被发现的地方,毕竟那东西要安全地藏二十年时间。    如果藏在太容易被找到的地方,那说不准未来哪一天就被某个程咬金半道杀出来截胡了。    人类文明毁灭的大灾变,世界将变得多混乱,白杨根本想象不出来。    他决定明天白天再到实地踩个点,找几个备选位置,这个位置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隐蔽。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内不能被人发现。    第二,安全。    不能在灾难中遗失或者遭到破坏。    第三,确保对方要能找到。    所以得有一个准确的坐标,即使过去二十年,对方都能根据坐标找到埋藏地点。    等自己把时间胶囊埋好了,就把位置告诉bg4msr,让她去挖出来。    白杨长吁一口气。    这事真有趣。    电台辐射出的电磁波真有能力穿越时间吗?i725短波电台发出的14.255m赫兹短波——光也是电磁波,光有能力跨越时间吗?    光或许有能力跨越时间,在任意一个繁星璀璨的夜晚,睁开眼睛往天上看,你所见的整个星空都很古老。    对你而言,它们是过去,对它们而言,你是未来。    但你是否能和它们实时通话呢?    未来与过去是否能实时通话呢?    物理老师在棺材里锤板:不可能!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白杨在物理老师的棺材板上翻了个身,侧着身子,望向书架上那台黑色的老i725,别人老说它是收音机,实际上它的结构比收音机确实也复杂不到哪儿去——无线电台的核心不过是一组简单的lc振荡电路,而lc振荡电路的基本构成不过是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电感在淘宝上花两块钱可以买一把,电容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