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56页 (第1/2页)
“陶县丞还不回去吗?” 县丞是一名女子, 名叫陶诗, 清河和她聊过, 她也是从前安宁出身, 不过听她的口气也不像是儿童救济所出来的。 清河没有兴趣去窥探别人的隐私,在女帝建立华朝以前,谁还没有一个悲惨的过去呢。 陶诗这才起身, 向清河行了一个规矩的礼, 说道。 “现在已经早上了,不如县令和我一起去吃个早饭如何?” 清河点点头,她忙于工作, 已经几乎一天没有吃饭了。 寻县相比清河待过的所有地方都要穷, 这里只有一所小学, 若要上中学,只能去蚌城中学。 街道也不是全水泥路的,只有一些主干道铺设了水泥路,偏僻的地方还是原来的土路。 使得寻县看起来破破烂烂的。 清河当初在几个招县令的县城里随便看了一眼,觉得寻县这个名字不错,便报了名。 只是没想到这里出乎意料的,落后。 物质的落后必然等于精神的落后,这里的人还不像刺桐安宁这些大城市一样接受了陛下的新思想。 还停留在以前的宗族观念上。 比如,想要段案,任凭清河怎么说。这些人也只找族中年长的长辈来决定。 而且这里的重男轻女观念极其严重。 清河叹口气,要在寻县做出成绩,任重而道远啊。 清河跟着陶诗一路来到个小摊贩处,卖的是用海鲜包的馄饨。 蚌城是个海边城市,作为他的下属县的寻县自然也是地靠海边。 不一会,热气腾腾的小馄饨就端了上来,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很实诚,碗里有许多个。 清河拿起勺子吃了一个,不愧是海鲜贝类做的馅,鲜味弥漫了整个口腔,配上热乎乎的汤,充实了接近一天未进食的胃。 清河只觉得这馄饨异常鲜美,她连着汤一起喝完后,不由得问道。 “店家,这馄饨好生鲜美,可是有什么独门秘方,简直是我吃过最鲜的馄饨了。” 店家笑了笑,回话道。 “女郎不是寻县人吧,这寻县的海物吃食都是如此鲜美的,我们会放一点自己晒干的紫英碎,特别能提鲜,倒也不是什么独门秘方。” “紫英?” 陶诗见清河一脸疑惑,忙回答道。 “紫英多生长在潮间带,喜风浪大的地方,他们长的很像一片片的叶子,深褐、红色或紫色,一般攀附在位于浅海潮间带的岩石上。” 经过陶诗这么一说,清河才有些记忆。 她在梦里的时候,似乎吃过。 只是那宫里的御厨是用油来将紫英炸了,炸的脆脆的,她觉得太油腻不是很爱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