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2页 (第2/2页)
她不仅不敢直接对线,甚至还谨慎的把浏览过这些ID的痕迹统统删掉了。 如果被人发现她这个主检法医假装迷妹,长期混迹论坛,查东查西的,那她就前功尽弃。 总之,现在知道了,袁冬生前参加的那个私享会大有可疑,搞不好就是造成她后来悲剧的原因。 但赤月论坛如此私*密,正儿八经的去问,未必能问出什么来。 之前的调查过程中,不管乐队、还是袁冬室友,都缄口不言,反而打草惊蛇。 不过,既然现在,事情已经过去了半年,想必人们心中的戒备,会有所减少吧? 再说绿里乐队也有了新成员加入,甚至已经没太多人记得、关注茉莉和袁冬这两个名字,会不会,反而是一个更好的时机? 解语退出了赤月论坛,打开了袁冬学校的论坛。 想不到她这个习惯跟尸体、跟客观证据打交道的法医,会有一天为了查案、为了解决心中疑惑,需要潜行于网络中,以伪装的身份、人设游移辗转,在浩如烟海的虚拟网络中大海捞针。 但她接触这些信息,也是为了侧面求证。 毕竟,从赤月论坛中得到的,更多是袁冬情绪化的记录。至于她真实生活中的变化,光靠那些碎片般的文字,不足为信。 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是用警方名义,前往寻找袁冬生前的熟人进行调查。 可是,这一步已经被曹美琳做了。 还做绝了。 根据当初他们调查回来的录像,曹美琳自称掌握了国外先进的盘问技巧,加入调查团队,却在重要证人、也就是袁冬的两名室友面前颐指气使、甚至恼羞成怒,简直大翻车,不仅无法取得合作,反而引发了调查对象的抵触情绪,产生防御心理,对她这个问话的人阴阳怪气。 那就表示,不能再用这种方式重蹈覆辙了。 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自然的、不引起怀疑的,再度接近这两名证人呢? 解语一目十行的浏览着学校论坛女生专区的帖子。 终于不再是赤月那样充满了对音乐、乐队、乐手们的花痴迷恋了。 这里的内容要丰富很多。 袁冬如果还活着,想必也如这些女生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小烦恼和小确幸吧 零食好好吃,但又怕长胖; 想提高绩点拿奖学金,却抢不到自习座位; 没想好到底是考研、还是找工作; crush了别专业的一个男生,苦于得不到他的联系方式 解语一边浏览一边思考如何切入,忽然接到老妈的信息。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