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踏枝 第61节  (第2/2页)
  其实就是送个礼,与他和方天说的那样,行得正极了。    偏偏,在母亲问起之时,林繁没来由得心虚了一下。    轻咳了声,林繁把这种心虚归结于“让母亲空等了”。    “与人说事儿,回来得迟,”林繁定了定神,道,“您让我按时吃,您也一样要按时歇,莫要为着等我误了时辰。”    老夫人连声应了。    待林繁退出去,老夫人唤了声“巧玉”,冲着林繁的背影与巧玉努了努嘴。    巧玉会意,追出屋子:“国公爷。”    林繁顿住脚步。    巧玉行了礼,问道:“上回您说要送一份谢礼,不知您是否送了?奴婢惦着,不晓得那提议能否合对方心意,怕出错了主意。”    “送了个笔架子,”林繁道,“她很喜欢。”    巧玉展了笑颜:“喜欢就好,奴婢放心了。”    送走林繁,巧玉转身进屋,冲老夫人重重点了点头:“送出去了,那位姑娘很喜欢礼物。”    老夫人捂着胸口,眼中笑意,挡都挡不住。    到底是她养大的“儿子”。    虽然没有血脉缘分,但她是从这孩子还在娘胎里时就认得他了,又一直从呱呱坠地教养他,林繁的一点儿小神态都瞒不过她这个当娘的眼睛。    昨儿夜里迟归,定然是送礼物去了。    也许,这样的夜会在一众老古板眼里,不正经、坏规矩,可老夫人不这样想。    这两年,林繁太循规蹈矩了。    若不是防着宫里,老夫人更喜欢林繁小时候的性格。    淘气,皮得跟猴儿似的,开朗亦真挚。    长大后的林繁“收敛”了,依旧是好孩子,但老夫人想,他本该更张扬些、肆意些。    至于姑娘家身上那一套一套的规矩,老夫人更不在意。    如果说,她真的认同女子就该这样、不该那样,她怎么会成为瑰卫呢?    她练武艺、念兵书、守城池、杀敌兵,她做过的不似“大家闺秀”的事儿多了去了。    午夜敌军来袭,她们冲上城墙救援之时,可没有琢磨过女子夜里该不该出门。    只要问心无愧,三更半夜和午时三刻,就是一样的。    真是行事有缺的,大白天都会杀人放火。    老夫人想,她和林宣一起教出来的念之,他会钟意的姑娘,定是个好孩子。    这二十年,老夫人深入简出,居于内院,她为林宣、为念之付出,这是她的选择,她甘之如饴。    可她绝不会以此来否定从前勇于战斗的自己。    也不会去否定未曾谋面的小姑娘。    “我现在啊,”老夫人笑了起来,笑容里,感叹夹杂着各种滋味,“我想到念之刚学走路时候了。”    开窍了呢。    走路是,送姑娘礼物也是。    作为母亲,看到儿子的“每一步”,都忍不住欢喜。    而她,同时也会有无限的思念。    以前是想,她的亲女儿,是不是也在学走路了。    现在是想,那位叫念之开窍的姑娘,是什么性子、什么模样。    巧玉与她奉了盏甜汤润嗓子:“奴婢光看您这神情,就叫您感染了,您看,奴婢的嘴角都压不下去。”    “那就笑出来,”老夫人笑道,“是得笑,笑了心情才好,康健。”    另一厢,林繁赶着去上朝。    母亲与巧玉的对话,他自不可能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