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青诡 第26节  (第3/3页)
,大为赞赏且惋惜,上书朝廷举荐信,朝廷那边倒也恩宽,愿意让他以举人身份任职县令,甚至可以给选地方,可惜曹琴笙放弃了,回了阜城当教书先生,后来咱们阜城的青山学院就是他创立的,任了山长,是以德行威望很高。”    江沉白之所以对这人有所了解,就是因为曾有旧案牵扯青山院,“一位学生的meimei在带着饭食看望兄长,却在路上失踪了,我去查,曹山长接待的我。”    “的确是为山间雅仕,品德高洁,未入官场可能也是好事。”    这话也就脱口而出,张叔飞快瞥过罗非白,咳嗽了下,江沉白才反应过来,低声致歉。    官场之人多城府,百姓们远不及他们这些下辖差役干事等了然,而老太爷那样的人能有几个?    就是对罗非白,不论心,论迹,也是不太正道的人物。    对此冒犯,罗非白不甚在意,也算记下了这三人,“还有别的吗?”    “还有?哪里还有啊,大人您可是县令,那两人一个看家世根基,一个看人品威望,别的也只剩下儋州那边的上官了,县内的是真没有。”    其实张叔想着若非新官上任,不得得罪当地太深,行事略有约束,可能都不需要太忌惮这两人。    毕竟是一地之主,后有朝廷做保,能做所有实权处置,该是这些人怕大人才是。    “可能也有一个。”江沉白忽然想起了什么,“那凉山王寺.....”    “闭嘴!”    张叔呵斥,江沉白顿缄默了。    既然他们提及了,罗非白也不好当一无所知的莽人,于是挑眉:“这个不必你们说我也晓得,我既是科举中人,又岂不知朝廷大事,何况这事人尽皆知,凉山王啊,曾经的异姓王,后来的叛国反贼,那天我过凉山前,路上遇到的挑担贩子看我书生模样以为我登山游玩,提醒我不要去山顶,上面就有凉山王寺,有点避讳。”    这是实话,她没造假。    闲聊时,她偶尔也不提“本官”。    张叔尴尬,略有忌讳,道:“就是大人您过的凉山,山顶的确就是凉山王寺,始建于建朝时先帝所赐,因是一起打天下的肱骨重臣,封异姓王,开山建宗祠寺宇,荣耀万丈,后来谋反,先帝暴怒,灭其族,各地清缴,这凉山王寺却是留了下来,留寺不留人,此后当今陛下登基后让人重新修缮,且允许香火供奉,后人有所议论,各种原因都有,但想来....其实坊间一直有传闻,当今陛下跟凉山王长女年少青梅,素有交情。”    说是交情,也没人知道到底是什么交情,而那灭族之事后,那凉王郡主又是何等下场。    他不说,江沉白也不敢说,但民间跟朝堂都三分清楚。    想来,这凉山王压根就没谋反过。    但也有可能是别的原因,只是民不语上官,官不论王事。    到底是避讳的。    罗非白这么狡猾的人自然也没当着两人的面大肆议论君主之事,只是眼底晦暗不明,思绪有些泛空,但还是问:“张家七口人的尸体尸检可是张仵作你负责?”    “是,我当时查过,的确是死于砒霜,但别的,小人的水平有限,也不知背后藏了哪些阴诡,大人若要重查,可是要从尸身入手?”    江沉白皱眉:“可是他们今日都下葬了....”    张叔:“还未,按习俗,今日出丧去祖地,明日才是下葬,张氏是大族,今夜是在祖祠守棺,明日午后才能下葬,还来得及。”    丧仪之事慎重非常,乡下人最迷信,半点不肯携带偏差,唯恐坏了风水,遭了报应,这点他们老一辈人最为恪守。    “我更在意张翼之这混账会吐露什么秘密。”    他还是在意老太爷的事,有点隐隐督促罗非白尽早逼问张翼之。    可罗非白因为深夜熬着而略疲惫了,才慢吞吞接上之前开端的话头。    “本官觉得他不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