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1/2页)
    但二月初九考完,只有考生能出考场。    其他夫子们要再封闭三天,把所有卷子改完,就连监考官也要留在考场做些其他杂事,直到县试放榜。    算下来,就是二月十三。    眼看纪元在下午上课时间又去了尊经阁,气得打赌得众人直跺脚。    怎么有朋友来寻,他都不出去玩的啊!    不过到如今,他们也知道那赌约基本完蛋了。    纪元他就不是人!    天天学习!    不累吗!    累吗?    纪元最近觉得还好?    从昨天下午开始,他就从抄书转为真正地练字。    今天早上,终于把“文”字上的侧点给写得入了门。    按老夫子的话说就是:“比得上幼童了。”    “文”上的一点成了,下面的长横又是问题重重。    书法一道,除了练还要巧,还要有经验,更要有天分。    纪元天分够了,臂力也够,经验跟巧,却很欠缺。    老夫子话虽不多,却字字在点上。    纪元这次回来,额外带了份符曾汤圆,又买了县城有名的鸡腿。    他也不知道老夫子爱什么,故而只带了这些。    纪元也乖觉,拿着食物并不进藏经阁,只道:“夫子,学生中午出了县学,正好给您带来了些吃食。”    老夫子其实闻到食物的香味,本想呵斥要带食物进来的纪元,没想到他倒是懂事。    老夫子有心说不吃,却道:“是符曾汤圆?”    “对,是符曾汤圆。”纪元连忙道。    老夫子倒是去买过几次,可惜每次人都很多,他也就吃过五六次,总是没吃过瘾。    纪元要是听到,肯定惊讶。    符曾汤圆出现到现在,也就半个月,半个月里吃了五六次,还觉得不过瘾?!    老夫子这才走了出来,在藏经阁外的石桌上坐下。    纪元自然服侍夫子用饭,也劝道:“汤圆为糯米,不好消化,学生给您煮些山楂汤消食,如何。”    老夫子看他一眼,点点头。    纪元老老实实在藏经阁外角门的小房里煮山楂汤,平日老夫子就是在这泡茶的。    山楂洗净去核,先煮去涩苦,再小火煮出山楂酸甜,加入纪元买的陈皮添加风味。    快煮好的时候,最后加入一丝蜂蜜。    等一壶山楂茶端过来的时候,老夫子的汤圆跟鸡腿也吃完了。    老夫子看着纪元还拿了干净的湿巾布,忍不住又看他一眼:“你这小孩,倒是乖得很。”    “您为学生夫子,学生自然尽心。”    他在古代虽然见识短浅,却在现代见过不少名人书画。    按照他的眼光来看,眼前夫子的字若能流传下去,必然会被称为书法大家。    这样的夫子来教他入书法的门道,买吃食,煮茶水这种差事,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有事弟子服其劳,是他当学生的本分。    老夫子喝口山楂茶,惊讶地又品了品。    确实酸甜解腻。    “好了,今日先不要再抄礼记了。”老夫子说着,示意纪元把那壶茶端过来,“礼记十万字,春秋十八万字。”    “这些二十八万字抄完,你的字就彻底废了,坏习惯能带到骨子里。”    “今日写永字。”    永?    永字八法?!    但凡接触过书法的人,没有人不知道这个说法。    像书圣王羲之说过:“攻书多载,十五年偏攻永字,以其备八法之势,能通一切字也。”    这话或许有些夸张,却也说明能写好“永”字,就能掌握大半笔法,以及一定的结构。    以此作入门,是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