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难道张十三对丑男情有独钟 (第4/6页)
宣传力度或许不如地方卫视,但收视率、影响力等,却不是地方卫视能够比的。 何况,这部电视剧有张榆的人气加持,关注度还是十分惊人的。 另外,张榆还为这部电视剧创作的片头曲。 要知晓,工作室之前的三部电影都没这待遇。 很快,《亮剑》正式开播。 一首《‘华’国军魂》之后,正式开始。 “这首歌挺不错的!”杨老爷子看向张榆,说道,“不畏艰辛,视死如归,很有气势。这首歌唱出了我军的魂。” 张榆笑了笑,并没有谦虚一下。 没必要。 这是长辈对自己的肯定。 杨若雪也是一笑。 《亮剑》开播,张榆两人特意空出时间,来燕京陪老爷子看。 杨老爷子并没有多说什么,而是看向电视。 “公元1937年7月7,rb军队于北平的卢沟桥向华夏驻军悍然发动进攻......” 开始就是背景介绍。 然后就是战争戏。 这比之原版,自然场面大了一些。 先是反派出场。 吹了一波对方指挥官的能力。 颇有爽文的味道了。 反派夸主角,网文惯用手法。 “两个鬼子军官交谈,总算不是说着别扭的华语了。”杨老爷子似乎有些感叹的说道。 张榆一听,对杨若雪对视一眼,多少有些尴尬。 那日语显然是后期配音。 张榆其实也很讨厌抗日剧之中日军讲着别扭的华语,更难以接受的是日军彼此说话都用的华语。 如此,或许是照顾听不懂日语的观众,但太失严谨了。 拍摄的时候,演员那般念对白,或许是为了方便后期配音。 或许,压根儿就没打算配音。 那样说,纯属就是为了让观众“明白”其身份。 配音的话,无疑是增加了成本。 张榆自然不会差那么点钱。 镜头随即转向李云龙,他与张大彪的对话,让人瞬间就看出了这部剧与以往的抗日剧不同。 张大彪的表现,无疑凸显了他的能力。 而李云龙呢? 他出口成脏,还战场抗命? 这...... 竟然过审了? 这剧开始就是爽文的套路,不管是日军大佐对李云龙的夸赞,还是国军对日军的吹捧,以及对八路军的担忧,甚至是幸灾乐祸,都不过是给主角干掉日军大佐,正面击溃坂田联队的爽点铺垫。 而后面,楚云飞得知结果的惊叹,以及八路军领导的怒火,其实都将这个爽点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剧确定如宣传的那般是一部正剧? 这主角与以往的正剧的主角色完全不一样啊! 十分接地气,不假不虚。 也没狗血雷人的剧情。 可看着却更那些狗血雷剧一样爽。 不,是更爽! 这种爽,与那些狗血雷剧的意.yin的爽感完全不一样,也不知道档次高了多少。 第一集很快结束。 李云龙在被服厂并没有呆多久,再次被启用。 不得不说,其剧情节奏还是十分紧凑的。 让那些看惯拖沓剧情的观众兴奋不已。 这才是电视剧该有的样子。 第二集很快开始。 相对于地方台,华视一套的广告无疑要少上许多。 第二集,剧情一如既往,毫无拖沓。 而其他重要角色,如赵刚、和尚魏大勇也相继出场。 其中,魏大勇无疑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对于原版的东西,此版的动作戏无疑更精彩。 当然,精彩归精彩,也不会出现什么飞檐走壁,徒手撕鬼子等类似的情况出现。 一切都符合实际,符合科学...... 一天只有两集。 第二集结束,张榆就忍不住看向杨老爷子。 “挺好!”杨老爷子说道,“我会看完。不过,你们忙,就不用一直陪着我这老头子了。” 张榆两人自然不可能一直陪着老爷子看完整部剧。 他们挺忙的。 这部剧有三十集,一星期十集,那就是三个星期。 张榆两人不可能在燕京呆三个星期。 “爸,还是早点休息吧!”马盛兰开口说道。 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还早,可对于上了年纪之人,的确有些晚了。 张榆和杨若雪两人并没有离开,而是留了下来。 他们没再住酒店了。 同居之事早就被家里人知晓了,也没必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