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鬼子_第二二九章 成了主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二九章 成了主角 (第2/3页)

么,我们总司令可是最爱国,绝不会给小东洋鬼子播种的。”

    “唉,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堪比后世的青年人啊,看来这艺术群体,就是不同于其他行当,的确是‘高于社会’不是一星半点!”不管怎样,以为友好人士找上自己,还是个年姓女子,如果不理睬,就显得自己太没风度了,只好这开眼睛,与真由美子闲聊着,那边斯诺急忙凑了过来,打开了自己的本子,很专注的倾听着,记录着,当然,她的身边时刻带着翻译的。

    旅程倒也很充实,很旖旎,尽管王栋很觉得烦闷,但是众人可不这么看。尤其是那帮小女生,在记者之外,总是缠着王栋讲自己的杀鬼子,战老毛子的惊险故事。尤其是王栋说起艺术的魅力,音乐的杀伤力的时候,不小心提到了自己的杰作之一:“思乡曲”,马上引来一片起哄,非得*他来一段。

    没办法,王栋只好轻轻哼了一遍,找找感觉,然后不自觉得用自己特有的,融入了感情和气息的男中音吟唱起来,很快的,整个机舱里陷入沉寂。王栋的吟唱余音未尽,一阵抽搐声响起,几个女生,尤其是来自东北的流亡学生竟然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为了缓解一下沉闷的气氛,王栋突然建议:“咱们收拾心情,用艺术这个锐利的武器,去战斗,鼓励亿万民众去战斗,争取早日复我国土,凯歌还乡。”看众人恢复常态,王栋接着说道:“来,我教大家一首歌颂祖国,赞美家乡的抒情歌曲!”

    很快的,在王栋特有的嗓音感染下,一首有一首劲歌在机舱里回荡起来。“我的祖国”、“英雄赞歌”、“映山红”“驼铃”等一批王栋曾经耳熟能详的歌曲,在他加以改造之后,用浑厚的男中音示范着,教唱着,让整个机舱成为了歌声的海洋。

    “奇才,百年,不,是千年难遇的奇才!”赵导由衷的赞叹着。

    “老赵,难道你就没想到总司令的用意?”同样从心底里感慨不已的编剧问道。

    “什么用意?”赵导疑惑的问道。

    “唉,我看你是被总司令的才气给冲昏了脑袋,你就没想到在我们的影片里加点什么?”编剧可是搞创作的,有时候这思路总有那么一点天马行空,让平时才华横溢的赵导演都愣了好一阵子,没能悟出道道来。编剧只好提醒他说:“歌曲,总司令示范的歌曲不好吗?”

    “我啊,明白了,快点,你觉得哪一首合适,赶紧和总司令谈好,等到落地之后,马上想办法录制!”赵导拍着脑袋,终于大彻大悟。

    制片也大加赞成,几人马上做出了决定,等飞机降落以后,马上和总司令王栋洽谈,不仅仅是歌曲的问题,还应该多争取他的一些个创意,尤其是,几个老谋深算的艺术家,竟然不谋而合,想起一个高招:用王栋名义,或者是爱*名义,创办一家电影公司。

    正创作(多数是剽窃)激情高涨的王栋,到底没想到自己的激情表演,让几位艺术家更加惦记的不得了,并且从此以后,几十年间,没少折磨他:客串演员、编剧、创意、导演、独唱、词曲作者等等,让王栋大呼“上当了!”但是相伴而来的却是更大的麻烦--粉丝。当然,其中也受益很大是无容置疑的。

    王栋来到香江的消息不胫而走,整个港城轰动了。在剧组租住的香江大酒店,连续数日人满为患:有钱人纷纷订购房间,为了一睹少年英豪的风采;普通百姓堵在酒店门外,不离不弃的样子。

    “不行,总司令,你得想办法啊,这都三天了,咱们可是没法正常拍摄啊!”赵导他们愁啊,这外景都拍了无数遍,早就选好了,但是总司令的几个关键场景没法子拍摄啊,不用说出不去门,即便出去了,也没法拍啊,民众太热情了。

    咬咬牙,王栋只好挺身而出。

    第四天早上,王栋一身戎装出现在了酒店门口,一阵喧闹之后,接着是欢声雷动。门外人群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