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医者仁心,我,全球大外科第一人 第795节 (第2/2页)
说,到了这一步,手术才刚刚开始。 “潘主任,准备好了没有?” “准备好了。” “行,那就按照术前的计划,我们同时进行神经的吻合。” “明白。” 对于潘主任来说,这一次的神经吻合,可谓是完全创新的一次,不是用人工角膜,也不是自己熟悉的材料。 而是牙眼,或者说,这才是最符合人眼的材料。 不过,想要进行吻合,并没有这么的简单。 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每一条神经的吻合,都显得异常的艰难。 “现在知道了?” “这。。。的确是困难了一些。” 好吧,此时的张教授才清楚的意识到手术的困难程度。 果然没有这么简单。 神经断开的时间不能太长,要不然的话,就算是吻合上了,也可能出现神经性退化的情况。 而这样的手术,只能由两位医生进行神经的吻合。 张教授刚刚已经在心里盘算过了。 如果是自己最佳的状态,心无旁骛地进行吻合,在神经元完全破坏之前,估计也就只能完成三分之一的吻合。 这样算起来的话,就算是两个自己,恐怕也不可能完成这样一台手术。 这甚至让张教授产生了“绝望”的情绪。 自己师妹的技术,张教授自然清楚。 恐怕就算是全身性的投入,最多也就是完成四分之一,这还是要在超常发挥的前提下。 难怪所谓的牙眼手术,一直都没有成功,问题出在这方面。 在国内的眼科专家中,张教授已经算得上是年富力强的代表人物了。 自己都无法完成的情况下,恐怕很难有人可以做完这样一台手术。 “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对你来说不可能,可你看看陆院士的速度。” “这。。。这怎么可能?” 张教授彻底傻眼了。 尤其是再一次看向屏幕的时候。 短短的功夫,陆院士竟然已经吻合了好几根的神经。 而另一旁的师妹,目前还在第一根神经上奋斗。 “这才是真正的技术。” “我。。。” 张教授还能说师妹?不服气?开玩笑,能不服气吗?! 3个小时,整整三个小时的时间,在预定的时间之内,陆晨顺利的吻合了五分之四的神经。 而此时的潘主任也抬起了有些胀痛的脑袋。 “好了。” “时间?” “陆副院长,在规定时间之内。” 此刻,手术室内的众人,都很是兴奋。 原本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此刻竟然就这样完成了。 “颊黏膜。” “缝隙。” 陆晨没有停下休息,而是将颊黏膜“充电桩”盖在牙眼的上面。 这样一来,光线就可以透过牙齿照到视网膜上,人就能看见了。 第855章 可笑的行业标准 “准备间断缝合。” “好。” 陆晨连续缝合22~24针。 间断缝合易于术后调整缝线减少散光,连续缝合刺激小,伤口封闭严,减少手术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