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4章 吴三桂真的来了! (第3/3页)
点头说道:“张都督也察觉到有问题了吧?正红旗和镶红旗突然加剧攻击行动,显然是别有用心。说白了,不过是要迷惑我军而已。他们真正的目的,极有可能是要越过科尔沁大草原,然后向内地进军。” “我在蒙古人那里,安插有一些探子。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一些消息,说是豪格已经到了科尔沁草原。豪格既然来了,后面肯定还会有大部队的。要是我的推测没有错的话,在今年的年底之前,鞑子肯定会越过长城南下的。” 张准沉吟着说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主动出击,试探试探?” 吴三桂看了张准一眼,意味深长的说道:“你知道辽东监军是谁?” 张准慢慢的说道:“高起潜?” 吴三桂不动声色的说道:“他命令辽东诸军,只能防守,不能出战。否则,斩无赦!” 张准皱皱眉头。 对于高起潜,张准是非常不喜欢的。这是一个非常自私和贪婪的太监。高起潜要比张彝宪还要更加的令人讨厌。听吴三桂的口气,好像他也非常的不喜欢高起潜。但是,吴三桂提到的高起潜,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最关键的问题是,明军内部不和! 是的,明军内部不和! 大明朝本来就已经是风雨飘摇,四分五裂,摇摇欲坠。明军内部,偏偏出现了严重的派系斗争。这个派系,主要包括三大军事集团。第一个,是最强的,也是最引人瞩目的,就是关宁军事集团了。这个集团,包括广宁、锦州、山海关、蓟镇等地的明军。总兵力大概在二十万人左右。 第二个军事集团,主要是秦军。也就是在中原围攻农民军的明军。包括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左良玉等人统帅的军队。这个军事集团的核心,都是来自陕西的边军。总兵力大概在十五万人左右。 第三个军事集团,主要是晋军,也就是驻守山西、大同、宣府等地的明军。这个军事集团的组成,非常的复杂。无论是秦军还是辽东军,都想将其控制,却又无法将其完全控制。晋军的代表人物,主要是监军王坤。 高起潜明知道鞑子可能再次入寇,却不愿意让辽东军出击,牵制鞑子的后路,当然是有原因的。他希望借助鞑子的手,削弱秦军的力量,以减轻秦军高层争夺权力的后盾。辽东军在内部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就是秦军。洪承畴、卢象升等人,最近取得的战功,已经让辽东军非常的眼红了。辽东军必须采取措施,遏制秦军,否则,洪承畴、卢象升等人,都有可能进入权力中枢。 如果鞑子入寇,朝廷必然会调秦军北上,抗击鞑子。面对鞑子的兵锋,秦军的实力肯定会被削弱的。就算不被削弱,秦军要围剿的农民军,也会得到喘息的机会。等鞑子退走以后,秦军又要掉头南下,继续围攻农民军。如此连番作战,不累死他们才怪。 吴三桂的说话,让张准感觉十分的古怪。此时此刻,坐在他面前的,乃是明国最大的汉jian之一。后世的汉人,说起吴三桂,没有不鄙视的。连韦小宝这样的流氓,都有资格鄙视对方。但是,这个大汉jian,现在只想一心杀鞑子,甚至,不惜单枪匹马的前来和自己会面。 或许,吴三桂的确没有投靠鞑子的念头,只是李自成的错误。如果李自成进入京师以后,能够善待旧官员,能够建立有效的汉人政权,吴三桂肯定不会投降鞑子的。他一定会在山海关继续阻挡鞑子的前进道路。事实上,即使洪承畴投降了鞑子,吴三桂依然在和鞑子奋战。 张准没有任何为吴三桂翻案的理由。可是,眼前的吴三桂,的确不能算是汉jian。最起码,在崇祯八年,吴三桂绝对不是汉jian。他还是一个相当单纯的年轻人,他一心只想着杀鞑子。 沉吟片刻,张准冷不防问道:“吴三桂,你想过突袭沈阳吗?” 【今天的第一更送到!求月票!求推荐票!有推荐票的兄弟,给我一点,马上就要过十万张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target=_blank>,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