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抗日上海滩_第二百五十六章 溥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六章 溥仪 (第2/3页)

满洲?”

    溥仪说道:“(九一八事变后)当时在天津,相继发生了种种奇怪和危险的事情。有一天,有人借中国人的名义,送来一筐水果。打开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炸弹。不久,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香椎浩平将军来了,他说,在天津住很危险,劝我到旅顺去。实际上,是强制前往,我不得已才去的。”

    其实,溥仪离开天津,算得上是半推半就,完全没有他说的那么委屈。在水果炸弹事件的第二天,《北平晨报》上,便有人披露说水果炸弹事件,其实是土肥原贤二安排的。

    当然,溥仪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为的不仅仅是报复日本人对他的cao纵,也是为了给自己曾经谋划的复辟,洗脱罪名。如果溥仪不极力否认他对复辟的主动,不极力给日本人添加罪责,那么,日本人入侵中国的罪行,责任就会由他一部分。或许,绞刑架上就会有他的位置。

    当年,日本律师团的美国律师,曾经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提交了一份,写在皇家御用黄绢上的信件。上面印有溥仪的玉玺,并有郑孝胥的签名。信件所署日期为一九三一年十月十一日。

    信件上写:“此次东省事变,民国政府处措失当,开衅友邻,涂炭生灵……今者欲谋东亚之强国,有赖于中日两国提携,否则无以完成。”

    这封信件,便是溥仪曾想借助日本人之力,复辟清廷的明证。虽然溥仪极力否认,但是,在审判七年后,溥仪曾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承认,这份信件是真的。

    所以,他在回忆与板垣征四郎,于一九三一年见面时,说板垣征四郎对他道:“东三省的张学良旧政权压迫人民推行劣政,所以发生了种种事件,严重影响了日本的既得利益,为了驱逐他们,谋福于民,希望能在满洲成立新的政权。”

    而板垣征四郎邀请溥仪担任这个“新国家”的元首。

    约瑟夫季南问溥仪道:“你答应了么?”

    溥仪说道:“我拒绝了,因为板垣征四郎希望新政权要用日本人做官。”

    在溥仪和日本人接触后,便发现,自己想要借助日本人的力量复辟清廷,实际很难,在后来,溥仪的自传《我的前半生》中,溥仪曾回忆板垣征四郎对他的警告:“(建立伪满)这不是大清帝国的复辟,这是一个新的国家,由五个主要民族组成,即满族、汉族、蒙古族、日本族和朝鲜族。”

    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溥仪便对建立伪满的心思淡了下来。他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说道:“我是真心想拒绝的。然而,一则有板垣征四郎用武力威胁,二则有我的顾问们以生命危险为理由劝我答应,三则因为我已处在旅顺,也就是被日本人握在手中了,还有什么话说!”

    “一旦拒绝,日本人势必要杀我灭口。实在因为不得已,我屈服了。”而溥仪屈服的时候,正是川岛芳子从高峰跌落的时候。这两个皇子龙孙,其实也没有那么容易屈服。

    根据后世之人的推断,溥仪和川岛芳子,其实是打算忍一时之气的。等川岛芳子将自己手下的军队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再为溥仪保驾。然后传承清廷。

    不过,日本人显然不会给这两个皇子龙孙以机会,在伪满建立后,川岛芳子在日本人眼中的价值便一落千丈,而且,由于川岛芳子身具爱新觉罗氏血脉,也有所警惕。所以,虽然川岛芳子是金壁辉司令,但是手下的兵力实在不强。

    而溥仪,更是被日本人严格控制的傀儡。在伪满复辟后,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溥仪还认为满清皇室虽然疲弱,但是也不是不能和日本人达成平衡,实际上完成复辟的目的。所以,溥仪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非常有执政的热情。

    其办公楼被其引用祖训,“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定名为勤民楼。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