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83章 大决战完了(第三更) (第1/2页)
照明弹一发接着一发升入空中,它们映亮了夜空,照耀了大地,也将光明洒向了苏德两军的坦克和突击炮。大炮轰鸣,一阵紧似一阵,苏联的kv-85坦克、su-122突击炮,德军的“胡蜂”自行火炮都在竭尽全力地发射弹药。暗红色的炮弹在战场上往来穿梭,各种音质的爆炸声充斥在瓦图京同志的耳边。 虽然贵为坦克集团军司令员,但是瓦图京上将亲临数百上千辆坦克排队对轰的战场,这回还是第一次。不过他很快就从这种让人终生难忘的震撼场面中回过神,开始仔细观察前方的交战情况。 在照明弹的光芒指引下,他已经发现了德军打头阵的居然不是虎式坦克,而是拥有150mm短管炮的“4号突击炮”。突击炮因为没有炮塔,因此主炮射界狭窄,在坦克集**战的战场上并没有太大价值,而且这种武器还容易受到步兵的攻击。 不过在今天晚上,情况显然有所不同! 因为是夜间交战,双方的阵型都比较简单,战术也非常单一——就是排队打炮!所以不存在“4号突击炮”被包抄的问题,实际上也没办法包抄,因为苏军今天投入的坦克/强击火炮的数量远远不如德国一方。 而且在双方距离拉近到几百米之前,苏联人也没有办法看清德国人到底用什么坦克在打头阵,也就没有办法改变阵型或战术应对了。所以瓦图京麾下的kv-85坦克现在就如胡贝预料的一样,全都集中火力在轰击向它们步步逼近的突击炮。 但是85mm的炮弹打在这种突击炮坚固的正面炮舱装甲之上,居然无法有效击穿!绝大部分的“4号突击炮”仍然在不断靠近。 就在后面一辆kv-85坦克上观战的瓦图京对德国人的“4号突击炮”的坚固感到吃惊的时候,在“4号突击炮”身后,德国人的虎式坦克已经纷纷到位了。 属于国防军第501、第502、第506、第510重装甲营的156辆虎式坦克(满编应该有176辆,有20辆发生故障或在作战中负伤)和国防军第1歼击坦克营的80辆“犀牛”坦克歼击车(虎式和犀牛混合列队)一字排列开来,和前方的“4号突击炮”形成交错,距离苏军坦克阵形第一列的kv-85的距离已经不足500米了。 “虎式坦克,瞄准目标……开火!” 几乎就在开火的命令通过车载电台传递到每一辆虎式坦克时,这些虎式坦克终于爆发出了压抑已久的怒吼。88mm炮弹如雨点一般倾泻而下,从苏联kv坦克的队形中扫过。苏军坦克集群的前沿迅即腾起了一团又一团的火球,超过50辆kv-85在虎式坦克的第一轮齐射中就被打成了火把! 然后,同样猛烈第二轮和第三轮炮击又接踵而来,苏联坦克集群顿时损失惨重! 看到这一幕,瓦图京上将的脸色已经铁青下来,一对浓眉也越拧越紧。到了现在,他如何还看不出德国人的意图? 只是先机已经落到了德国人手中,红军的坦克集群,陷入了全面的被动。 战场上面,德国的虎式坦克全都停止前行,在战场上列成一排,开始用那门威力强大的88mm炮给苏联的kv坦克点名了。 而那些顶着85mm炮弹前进的“灰熊”突击炮则又向前突进了几十米上百米,直到双方距离拉近到400米内,才纷纷停止前行。它们也不是只能挨打不能还手的铁疙瘩——150mm的短炮虽然不能发射穿甲弹,但是打出的破甲弹却威力十足。 所谓的“破甲弹”就是聚能装药弹,是基于门罗效应开发的化学能反装甲弹种。理论上的破甲效率和弹药的口径有密切的关联,理论最大值是5倍。不过在二战时期达不到这样的水平,也就是1倍到1.5倍之间。而德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又处于绝对领先的水平(“铁拳”反坦克榴弹就是聚能装药的)。所以由“灰熊”的150mm炮发射出的破甲弹,只要砸中了目标,基本上就是废铁一坨了,什么kv-85,什么t-34/57,什么su-85的,都没啥区别。 “释放烟雾,让坦克退下来,步兵准备冲锋!” 瓦图京果断作出了战术上的调整,让受挫的坦克集群稍退,同时投入装备了“红色铁拳”的步兵……当然也是海量的步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