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九百一十三 躁动起来的王粲 (第2/2页)
这边又要开征商税。 那么多屯田民给你压榨还不够? 盐铁官营了都,我们都割让了这部分利益给你了,你赚得盘满钵满,国库不说,你自己的内库里有多少钱你自己不清楚? 你还不满足? 你还要搞我们? 要是我们这一次退让了,下一次你是不是就直接冲我们的庄园下手了? 不行不行,绝对不行! 一群人忧心忡忡的聚在一起,三五成群的商议此事。 这群人组成成分也不都是一样的,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 无论是士人家族还是豪强家族,只要是做官的,就没有家主亲自经商的。 没有哪个官员会亲自cao持商业生意。 说白了,金钱是权力的奴隶,金钱不能主导权力,过去是,现在也是,重农抑商在中国历史上一贯为之,打压商人是不变的准则。 权力才最重要的,所以争权才是帝国官员的第一要务,他们不屑于挣钱。 自古以来的轻商传统摆在眼前,那钱挣得再多,也会受到权力的压制,但凡在仕途上有所前途的,没谁会自毁前途去cao持商业。 但是俗话又说的好,这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钱用的好,会在获取权力的道路上平步青云,事半功倍。 真正的聪明人都会用钱去获取权力,虚假的聪明人才会用钱去赚钱。 当然有些人也是根本没办法获取权力,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赚钱了。 所以为了在官场上吃得开,走得远,钱不能少。 上下打点,逢年过节送点礼,意思意思,对于仕途就很有好处。 有权必然有钱。 虽然不一定是自己有钱。 某些爱惜羽毛的名士,他们自己穷的叮当响,死后往往“家无余财”,甚至棺材板都要朋友凑钱给他置办,然后让儿子凄凄惨惨的扶着棺材回老家。 但是深究一下,他自己是穷,可人家家中重要的亲属就不一样了。 当时的社会是宗族社会,一个官员的背后绝对有一个家族支撑,他一人一家当然可以穷,可他的宗族穷吗? 这要是搞不明白的还真以为那些隐士都和陶渊明一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那时节中国农民的苦,这些出身优越的隐士们真的受得住? 人家归隐是归隐,但是酒rou是少不了的。 酒rou哪里来? 天上掉下来? 天真! 又当又立这种事情是人家的传统技能。 就郭鹏所知道的,自己麾下的这些人才们是不会亲自挣钱的,甚至不会允许直系亲属亲自挣钱。 直系后代都忙着读书学习游历天下,然后联姻扬名,大搞裙带关系,等着继承老子的权位继续叱咤风云。 要是谁家爆出这种事情,那可是天大的丑闻,是要社会性死亡的,会被大家唾弃的。 呸!丢人!居然cao持商业! 要不然怎么那么多年过去了,糜氏的政治势力依然排不上号呢。 看不上糜氏不投靠糜氏的徐州官员多得是,像诸葛亮和诸葛瑾,还有鲁肃张昭这些人,宁肯在郭鹏手底下熬资历,也绝对不走糜氏的捷径之路。 若要查这些人的家底,别查他们自己,把范围扩大一下,查查他们的妻族,或者兄弟家族,亲近的朋友家族,学生弟子家族,乃至于家奴。 借个名义出去办事的,把身份漂白了之后再去cao持商业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郭某人自幼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哪能不明白里头的弯弯绕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