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三州归晋 (第1/2页)
三千士兵在夜色中疾奔,他们没有走主街,而是沿着东城墙下的一条小巷奔行,军营和官衙都在西城,商业集中在中部,东面则是居民区,巡哨士兵也一般不会来东面。 偶然会有人家开窗偷看,又迅速把窗户关上,不多时,三千人奔到了南城墙下,魏儒林一挥手,校尉们各自带兵分头行动。 魏儒林亲自率领近两千士兵向东面上城甬道奔去,他稍稍等了片刻,估计其他几支队伍都到位了,便率领军队出发了。 晋军分兵两路,一队四百人负责消灭城门处的敌军,另一队一千五百人则由魏儒林率领着冲上了甬道。 城头上十分安静,城楼有三百士兵,今天是第一夜,士兵们都不敢睡觉,在城楼附近来回巡视,两支各五十人的巡逻队沿着城墙巡逻。 一口很大的铁钟就挂城楼的东墙下,由两名士兵看守,吊桥和城门的枢纽则在城楼的西面,魏儒林从东面上城,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拿下钟声。 他们刚上了城,立刻被发现了,有士兵高声问道:“口令!” 魏儒林对校尉易枫道:“出击!” 易枫率领百名闪电兵出击了,他们举弩便射,两名看守警钟的士兵措不及防,被乱箭射倒,突来的变化让守城士兵大吃一惊,纷纷喊道:“有敌军!” 这时百名闪电兵真如闪电一般冲上去,控制住了警钟,魏儒林大喊一声:“杀啊!” 一千四百名士兵杀了上去,守城校尉大喊:“快敲警钟!快敲警钟!” 思路是对的,但已经无法实现了,十几名士兵扑向警钟,却无法靠近,反而被闪电士兵包围,片刻便悉数杀死。 城头上一片刀光剑影? 隐隐只听见兵器撞击声和惨叫声,城下百名士兵也被包围,他们纷纷跪地投降? 被士兵缴械带走。 而城上的巡哨士兵见势不妙? 向两边奔逃? 却迎面遭到密集的弩箭射击,箭如暴雨射来,瞬间倒地大半? 剩下的十几名士兵吓得趴在地上? 大喊投降。 随着城头上的校尉被魏儒林斩杀,剩下的两百余名士兵都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场夺城战,晋军以绝对的兵力优势? 在短短的一炷香时间内便结束了? 五百名士兵一个没有逃掉? 或死或降? 全部都被解决了。 魏儒林部署的外围士兵却没有发挥作用? 这也是防止巡哨士兵正好到来而部署? 不一定用得上,也是因为巡哨士兵比较少,他们的行动没有被发现。 魏儒林当即下令点燃了三支火把,向远方黑暗中挥动......... 黑夜中,杨密率领一万七千士兵已经等待多时? 他们没有确切时间? 只在耐心地等候城头上的信号。 坦率地说? 除了夜间内应外? 他们还有很多办法拿下临沂城,比如白天偷袭,或者夜晚强攻城墙? 但从避免巷战,对城内破坏最小来看,还是眼下的这种办法最好。 “将军,有火光!”士兵指着城头大喊道。 杨猛也看到了,三支火把在黑夜中挥舞,他精神一振,喝令道:“进城!” 大军出发了,沿着着官道向临沂县城奔去....... 县城内,一支二十人的巡哨士兵正向南城门奔来,他们接到一名更夫的报告,说南城门处有人打斗,这队士兵便赶来查看情况,距离城门还有三十余步,城下士兵喊住他们,“口令!” “威震四方!” 为首旅帅高声回答道:“说这边有人打斗,是怎么回事?” “弟兄们闹点小矛盾,没什么事,已经解决了。” 为首旅帅疑惑地看了一眼对方,他忽然感觉对方盔甲有点不对,他们都是皮甲,对方却是明光铠甲,听说整个军队只有天子近卫军有明光铠,这是怎么回事? “头儿,城门怎么开了!”一名士兵眼尖,忽然发现城门居然开了。 旅帅心中一阵打鼓,心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