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第1/2页)
    马车依旧在行驶,周围又有不少打着灯笼,结伴出城的百姓。    古时的黑夜也不是伸手不见五指,而是能借着天光看清些四周的。    因此云怀瑾很快就看清不远处有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步履蹒跚的走来。    这些人瘦如枯树,形同槁木。    他们在路过百姓们的时候,会抬头打量一下对方。    很快又会低下头去,像是无知无觉一般,朝着丰水县的方向继续走。    云怀瑾怕云初冻着,很快关了窗户。    心中有些不安,丰水县这会竟然就有流民了?    可丰水县开春亦有旱灾,流民此时前来,届时只会雪上加霜。    此时丰水县县衙,衙役们匆匆赶回,又匆匆离去。    大开的城门被紧急关上,尚未出城的百姓们也被关在城中。    突入其来的变故,增加了人们内心的恐惧不安。    在一番打听之后,百姓们得知外头来了一拨流民。    百姓们心中惊奇,好好的丰水县怎么会有流民聚集。却也知道这事怕是连县令都茫然着,不然今岁的灯会也不会照办不误,早就停了大关城门了。    知道外头有流民,他们也不敢黑灯瞎火的时候再往外走。只能在城中留宿一夜,等天亮时再结伴出行。    县衙的灯亮了一夜,赵县令在衙里发了半宿的火,将北面的一众官员骂了个狗血淋头后,还是得认命的想办法安置流民。    流民是万万不能入城的,于城中百姓安危有损,也不利于管理。    眼下只能先在城外设置粥棚,再给些塞着芦苇柳絮的薄被以供取暖。    棉被他丰水县是拿不出的,哪里有那么多钱买这些?    就连施粥的粥棚,他都得腆着脸去找县里的富户才行。    不然就衙门粮仓里的那点米粮,除去衙门的日常开销外,剩下的那点够吃个什么的?连点米汤都熬不了。    一想到要去找那些不好说话的富户,赵县令心中又是一气。关上门独自骂了好一会,这才换了副严肃模样叫人去叫县里富户过来。    县中富户不少,但是能有能力配合衙门施粥安置流民的,只有六家。    这六家人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城外有了流民,这时候县令喊他们来,也就只有一件事。    他们心知平日里得了衙门方便,现在就是他们要回报的时候。赵县令在说了施粥后,六家人没敢多推辞,便都同意了。    粥棚很快就搭了起来,城外燃起炊烟,让食雪止饥的流民们看到了活着的希望。    施粥的事,就这样轻易的办成了,赵县令却没有多开心。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刚开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