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太平诗会,作诗斗诗 (第8/8页)
。 许清宵只是看了一眼,也没有多想,直接离开。 而异族中,被众星捧月的几人却不由皱眉,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但莫名也猜到了一些什么。 只是双方都没说话,直接错身离开。 就如此。 许清宵一个人回到了守仁学堂,直接躺床上,啥也不干,闭目休息。 很快。 一转眼间,翌日。 武昌一年,八月十四。 距离无数人瞩目的太平诗会,明日就要开始了。 诗会由大魏礼部,大魏文宫,四大书院共同举办,礼部一大清早就送来了请帖,邀请许清宵参加。 太平诗会的举办地点,是离阳宫,不在皇宫内,是京城西北方向。 整个大魏京都,也已经张灯结彩,一来是准备陛下寿诞,百姓同乐,二来是诗会这种东西,吸引无数文人雅客聚来。 不过能入内的都不是一般人,离阳宫可容纳四万人,礼部有五千人名额,大魏文宫一万人,四大书院一万人,剩余五千皇亲国戚,王爷贵族,还有一万人是以抽签方式,让百姓和普通读书人入内。 剩余的人,就只能在离阳宫外,京城各处游玩了。 有任何消息,离阳宫内的人,都会第一时间传出,最多延迟小半个时辰罢了。 此次太平诗会,一共持续七天,大致分两个环节,一个是即兴作诗,谁都可以作诗作赋,相当于是大家互相捧场,第二个环节是斗诗。 不过斗诗之人,可不是随便来个人都行,皆有头有脸,一般都会邀请十国的才子,这十国是文气排名最好的十国,由大魏文宫而定。 但可惜的是,这些东西许清宵都不在乎,因为他说不参加就不会参加。 “许兄!” “许兄!” “出事了。” 辰时。 依旧还在思考如何获取民意的许清宵,突然听到王儒开口。 随着声音响起。 陈星河反而率先出来了。 “王儒兄,何事如此焦急?” 陈星河开口,有些好奇。 “许兄,惹祸了,惹祸了。” “昨日您在桃花庵说错了一句话,被那王夫拿出去大肆宣传,现在不少读书人对您产生了怨言了。” 王儒急的满头大汗,有些激动道。 “桃花庵?” “王夫?” 陈星河有些不解了。 而许清宵也微微皱眉。 “许兄,昨日您不是说,不愿参加太平诗会吗?” “这王夫当日就大肆宣传,说许兄您持才而傲,瞧不起天下读书人,不愿参加太平诗会。” “说您认为太平诗会,只是普通文人才愿意参加,真正有才华的文人,都不屑于参加。” “还说您觉得十国才子,不过尔尔,与他们在一起,觉得自降身份。” “这王夫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栽赃嫁祸,曲解意思,现在十国才子都对您产声音见,我去解释过,可没人愿意听。” “许兄,不如您亲自去解释?” 王儒开口,道出外面的流言。 同时劝阻许清宵去解释一下这流言蜚语。 “真是岂有此理。” “师弟怎会是这种意思,这些人当真可恶。” 陈星河听后,忍不住骂了一句。 然而许清宵反倒是没有任何表情。 “随他们去说吧,王儒兄,没必要解释。” “十国才子只怕早就对我心有芥蒂了,解释有用吗?” 许清宵平静开口。 他对这种流言蜚语已经免疫了。 别人骂你,你就去回应?还澄清? 澄清有用吗? 再者,指不定人家知道这是假的,但就是想要找自己麻烦。 毕竟许万古这个名称太响亮了。 谁不想蹭一蹭热度? “行了,王儒兄,这次太平诗会,我真不会参加,也不想浪费时间在这上面。” “就当他们说对了吧,的确是一帮庸才,行了,我继续看书,师兄您招待一下王儒兄。” 许清宵回到房内,继续看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这让王儒有些尴尬。 “王儒兄,我师弟的确不想参与这次太平诗会,不过没关系,有我在即可!” “我最近作了两首诗,你帮我看看。” 陈星河拉着王儒,刚好他作了两首诗,让其观看。 而后者有些不情愿的跟了过去。 此时。 大魏京都,的的确确响起了不少声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