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章:衣锦还乡,求才若渴 (第2/2页)
两行浊泪滑落。他一点都不觉得乡亲们不懂礼节,丢脸,因为这才是生活最朴实的场景:饱暖思yin、欲,不饱不暖如何? 这一顿吃喝,几乎把半车的东西吃光了。 吃饱喝足,开始说话。 华叔第一句话就是说自家少爷高中解元,是官了。 众人听见,顿时恍然,心中隐生敬畏。有机灵的,立刻提出要华叔帮忙找事儿干。 夏禹王朝有户籍管理,但偏远山村颇为松散,登记不到位,因而多有流民情况发生。特别遭遇灾害的话,流民如蝗,根本管不过来。 华叔回家之前,已经得到少爷授命,可以把人带过去。但一次性带那么多人,肯定不行,只能先挑选些青壮。等他们安定了,再想办法转移家人。 第二天早上,华叔刚起床,家里就来了媒婆,介绍说邻村有个寡妇,今年四十,样子长得周正,带着个十岁的女孩子,想要找户人家,问华叔中不中。 消息传得好快,昨天他就提了那么一下,一夜之间,便有了回音。 华叔便问对方境况。 媒婆叹了口气:“守寡能好到哪里去?兼且带着的是女孩,更不受待见。家公家婆也刻薄,觉得是媳妇克死了丈夫,天天打骂着。这不,他们跟我说,不管哪一家,只要给三贯钱,就能领人走。” 微一沉吟,华叔就跟媒婆过去看人,觉得不错,是个安分的人,也勤快,就问道:“你愿不愿意跟我走?” 妇人低着头:“没有什么愿不愿意的……我不求什么,只求能对我母女好点就中。” 华叔点点头,当即拿出三贯钱,领人回来。 喜事办得很简单,条件摆在这呢。 是夜,他搂着婆娘睡觉,觉得这一辈子是真正圆满了,眼泪忍不住流淌出来,濡湿了被单。 …… 这些日子,陈三郎忙得焦头烂额,虽然有周何之和杨老先生等人辅助帮忙,可许多事情还得亲力亲为才行。 身边毕竟缺乏一个真正挑大梁的,能主持事务的人才。 他再一次想到了周分曹。 “虽然现在去招揽,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去拜访一下,却是可行。” 记得上一次去陶然庄登门拜访,适逢周分曹为了躲避杜隐言纠缠,出门而去了。如今自己已中举,不妨再去走一遭。 心里打定主意,陈三郎便找周何之叮嘱了事宜,自己带着雄平坐船前往南阳府。 这次蟹和没有跟去,却被安排帮忙修葺水利,挖坑渠。 一帆风顺,到了南阳府,下船进城,先找个客栈住下——这趟进府城,不仅为了拜访周分曹,顺便也去找找南阳学院的同窗们,看有没有人才推荐。 陈三郎现在可是求才若渴啊。 一夜无事,第二天早早起来,洗漱完毕,带上雄平拿着一份礼仪便前往城外的陶然庄。 到了庄门外,有人出来招呼,碰巧是上次那个门子。他还认得陈三郎,笑道:“陈公子好。” “请问你家老爷在家吗?” 门子忙道:“正在家,老爷吩咐过了,若公子再来,请进即可。” 陈三郎闻言,神色一正,整一整衣冠,迈步入门。rs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