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54 (第1/2页)
笼恢复原状,还是他拍着胸脯说中秋节时送她一盏一模一样的,元姐儿这才肯睡觉,中秋节的时候,他把这事给忘了,还是元姐儿提醒他,可是找遍整个灯市,也没有找到一模一样的走马灯。 他还想今年她娘给外家挑选花灯时,看看有没有和那只一样的走马灯呢,可是这几天也没有看到做灯笼的人上门送样子。 他是当大哥的,不能言而无信。 外公说过,女孩子长到十几岁就要嫁出去,以后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就像他娘一样,所以女孩子还在娘家时,爹娘和哥哥都要使劲宠着她。 他有很多东西都是元姐儿没有的,爹爹和沈伯伯会带着他去吃酒,去打猎,五叔父也会带他去参加诗会画会,可是元姐儿却只能留在家里。 元姐儿太可怜了,现在爹娘又把元姐儿扔到外公家里,他这个做大哥的,想送她一只花灯都不行。 以后元姐儿变成别人家的人了,他想宠着她都不行了。 看到娘无奈地摇摇头,豫哥儿嘟起了嘴,他有一个世上最可怜最可怜的meimei。 “晚上爹爹会去接元姐儿和三月看花灯吗?”豫哥儿问道。 罗锦言觉得大人的事情,不应该影响到孩子,至少不能是这样影响孩子。 她道:“等到三月过完周岁,娘想到昌平,你外公的老宅里住些日子,那里依山伴水,风景很好,唉,你爹肯定不能陪我去了。娘小时候在那里住了好几年,很想那里呢。” 昌平的庄子? 豫哥儿曾经不止一次听两个舅舅说起过,舅舅们还说那里一眼望不到头,那些山林土地,还有果园子,都是外公那里的,有好多个九芝胡同那么大,在那里捉迷藏,保准儿找不到人。 “娘,我长大了,爹没有空,我陪您去。”他两眼冒光,跃跃欲试。 罗锦言一副吾家有子初长成的喜悦,她抱着豫哥儿亲了又亲:“豫哥儿真是长大了,你还没有放过孔明灯吧,到了那里,山坡上空空荡荡的,娘教你们放孔明灯,再在果园子里挂满灯笼,挂在树枝上,远远放去,整个园子灯光璀璨。” 豫哥儿的小情绪这才被安抚下来。 小孩子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大理寺的鼓声已经惊动了大半个京城的人。 两名在休沐期间无法面圣的御史,满怀对不孝不义之人的愤慨,敲响了那面鸣冤大鼓。 这面鼓曾经有一年没有响过了,可是最近这三个月来,这是第二次被人敲响了。 上一次是王家的家仆为刑部侍郎王会笙鸣冤。 这一次则是大义凛然的御史们,状告刑部侍郎秦珏杀父及密不发丧。 王会笙和秦珏,两人都是刑部侍郎。 虽是休沐,但是大理寺每天都有人值守,今天刚好轮到闵涛。 在此之前,秦珏杀父的传闻,他当然也听说了,他一笑置之。 闵家和秦家,同为名门望族,百年世家,父子反目的事,秦家有,闵家也有,只是大家都瞒着,不对外张扬而已。 闵涛在闵家的地位,和秦珏在秦家是一样的,同为宗子,他很清楚这中间的门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