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57  (第2/2页)
 近些日子没有去虎xue寺,夏木想去看看。    她卸了妆,换一身休闲的便装、运动鞋。    到寺里,释一师父不在,一个腿脚不利索的老婆婆说释一师父去收麦子了。    火红的大太阳,悬挂在空,夏木沿着一条羊肠小道往地里走去。    那块地在山坳里,因为缺水,算是旱地,是虎xue寺的僧人们自己开垦的,几块地合起来约有三亩。    天气又热又燥,晒黄了麦苗。    这种时候,就是和老天爷抢时间的日子,要及时把成熟的麦子收掉,以防下雨。    远远地,夏木看见麦浪滚滚。    越走越近,她看见一个人影在麦田中起伏。    收获是喜悦的,也很辛苦,释一师父顶着烈日,戴着一顶晒脱了色的旧草帽,左手揽麦秆,右手挥镰刀,挥汗如雨。    往年,或许有释觉师父和释武一起忙活,今年,却只有释一师父一个人。    夏木想帮帮释一师父,她捡起田埂边备用的镰刀,过去蹲在释一师父的身边,照着释一师父的样子开始干活。    释一师父感觉到动静,看了夏木一眼,看架势就知道她没干过农活,却也不拦着,任由夏木摆弄镰刀。    释一师父割得又快又好,麦秆带着饱满的麦穗整整齐齐地码在他的身后。    旁边的夏木手忙脚乱。    麦秆的锋芒划破了她的臂膀,手腕,条条道道,汗水浸入,生涩地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读书时,看到秋收的画面,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夏木才深切地体会到,那些笑容是用汗水和时间换来的。    这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释一师父只喝了些水,其余时间,他像个机器人一样不知辛劳地劳作着。    夏木一直强撑着在地里,没有去休息。    右手拿镰刀的部位,一个又红又亮的血泡,火辣辣地烧着,一挨就疼。    她已经是腰酸背痛,汗流浃背,一张脸红通通地,像是熟透的红苹果。    太阳西下,地面的余热渐渐散去,一阵微风掠过面颊,清凉舒爽。    释一师父坐在田埂上,看夕阳,叫夏木过来休息。    夏木坐在释一师父身边,也看夕阳。    晚霞像红色的锦缎,烧红了半边天。    夕阳是新娘的脸,藏在红色薄纱后羞羞答答。    释一师父没想到夏木能坚持下来这一下午的劳作,对她倒是刮目相看。    夏木听人讲过,佛教中有寺庙、僧侣是不受供奉的,耕田种地,自给自足。    看来虎xue寺的僧人就是如此。    偶有扛着劳动工具的农人叭哒着旱烟从他们面前走过,有的冲释一师父打打招呼,有的瞥一眼后走自己的路,眼神很奇怪。    “释一师父,虎xue寺的后山被承包给公司开发了,今天开工,这事您知道吗?”夏木问。    释一师父点点头。    “您不觉得有问题吗?”夏木又问。    释一师父看向夏木,“什么问题,施主请讲。”    “醉翁之意不在酒。”夏木静静地说,她想把事情挑明,“虎xue寺有件宝物,我想他们是不是冲着那件宝物来的。”    “什么宝物?”释一师父问。    “初一、十五时,寺庙里特意供奉着一尊佛像?”夏木问。    释一师父点头。    “那是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