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4/33页)
然就当真了。” “说实话,我难得有你们俩,像亲人似的,你们的事,我能不认真吗?”李姑娘又问,“你这一去,说了没有,还回来不回来?” “自然回来。” “哪一天?” “这可没有准儿,也许十天半个月,也许问完了就打发回来,三五天的工夫。” “好吧!我就算你半个月好了。免得三五天你不回来,让我惦记。” 傅夫人心中一动,含笑问道,“干妈,你真的舍不得我?” “怎么?”李姑娘喜滋滋地问道,“你也可以不去是不是?” “皇后宣召,怎么能不去?” 李姑娘颇有失望之意。照此态度,她对傅夫人是真个难以割舍,亦就无须再求证了。 “干妈,”傅夫人乘机说道,“干妈如真的舍不得我,我一定侍奉干妈一辈子。” 听到这里,李姑娘双手合十,喃喃说道:“我不敢这么指望,我不敢这么指望。” “我不是骗干妈的。” “我知道你不会骗我。不过,姑娘,你是要出阁的。” “那也不要紧,如果在京里,来看干妈方便得很。即使是在外省,三两年总得回来一趟,见面的机会多的是。” “那敢情好!”李姑娘喜逐颜开地说,“若能这个样子,真正是我老年走运。” “我会看相,干妈的老运好得很呢!不过,干妈,我自己知道,我这个人样样都还过得去,只有一样不好。这话,我得预先禀告干妈。” “你尽管说。” “我这个人心太热,跟谁亲近了,我就要替谁拿主意。要是不信我,我会不高兴!” “你是说,如果我有什么事,你要替我拿主意?” “对了!”傅夫人紧接着问,“干妈听不听我的呢?” “听!”李姑娘毫不迟疑地答说,“我不听你听谁的?” 傅夫人心花怒放,忍不住抱着李姑娘像个女孩子撒娇似的,揉着扭着。 “臣奉太后懿旨,面奏皇上,太后要派一位专使,有话跟皇上当面说。” “噢,”皇帝问道,“这专使是谁啊?” “是,”傅恒答说,“是臣的妻子。” 皇帝笑了,“让你来说不一样吗?”他问,“何必还要绕个弯子?” “臣妻面奉懿旨,是机密大事,臣妻不肯跟臣说,臣亦不敢闻问。” 皇帝心中一动,经仔细考虑,正色答说:“太后有话不跟我当面说,要派专使,甚至你也不能与闻,可知这件机密大事,非同小可,除了太后、我、你的妻子以外,不能有第四个人知道!” “既然如此,应该在镜殿召见。” “是!” 镜殿在圆明园内。圆明园四十景中最为世宗所欣赏的一景,名为“万方安和”。这座建筑在池沼之中,四面有桥,道向中间的房屋,倘能如飞鸟俯瞰,就会清清楚楚地看到整座建筑成为一个“卍”字形,这就是题名“万方安和”的由来。 世宗喜爱“万方安和”的原因之一是极其隐秘,关防严密。因为四面有桥,只要在桥口守住,就决不会有未奉许可的人胡乱闯了进来。 尽管如此隐秘,世宗还觉得不够,所以在“万方安和”的房舍中,特为辟了一座镜殿,只有前后两道出入的门,并无平视向外的窗户。只有仰望可窥苍穹的天窗。屋子里镶满了来自西洋的水银玻璃镜,高可一丈,明亮清晰,镶嵌的地位或正或侧,彼此映照,面面皆见,只要坐在宝座上,向前望去,前后左右的景象都逃不过眼下。世宗认为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什么事都不愁有人窃窥偷听。极机密的军国大事是在这里处理。据说召幸爱宠,亦常在此处,为的是一身化无数身,自顶至踵,尽态极妍,才能享到酣畅的艳福。 这些传闻,傅夫人耳中亦听到过,因此听说皇帝是在镜殿召见,不由得一颗心怦怦地跳个不住。她一面是有些畏怯,一面却又有莫可言喻的兴奋,因为在她心目中,那是个男人视之为香艳神秘的地方,到底是如何异想天开,见所未见,终于可以开一开眼界了。 召见的旨意突然下来了,是下午。暮春天气,日丽风和,下午懒懒的正是宜于做春梦的时候,不道皇命宣召!傅夫人只得修饰好了,带着四个丫头,由傅恒亲自护送,直到圆明园。 一到大宫门,照例下车下马。内大臣马尔赛早就等在那里,看傅恒下了马,而傅夫人尚未下车时,急忙上来传旨:准傅夫人的车子,直驰“万方安和”。 但傅恒却并未奉准骑马入宫。这一来,夫妇便分开了。 到得池边下车,有个太监上来请安说道:“万岁爷已经等着了,请跟我来。四位姐妹到那边小屋子里喝喝茶,息一会儿。” 这一来,主仆也分开了。傅夫人孤零零地颇有不安之感,只能硬着头皮,跟在太监身后,跨上朱栏曲桥。到得入口之处,那太监推开了厚重的雕花木门。傅夫人望进去是深深的一条夹弄,尽头处有自上而下的光线,骤看之下,想不出哪里有房屋。 “你自个儿进去吧!皇上在里面。”那太监说,“并没有别人。” 最后一句是不是暗示?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