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25/33页)
夫人心里在想,“花盆底”却咯噔咯噔地踏了进去。身后的门沉重地碰上了。 夹弄中不够亮,但可以辨得出路,她走到尽头,才发现右首垂着黄缎的门帘,便伸手揭开。 这一揭开了,顿觉目眩神昏,但见无数影子,似曾相识。定睛再看,正是自身,每一个影子的姿态都相同,手揭门帘,踟蹰不前。 皇上在哪里?她心里在问,不由得左右搜索。 皇帝是在她从镜中看不到的一个地方。不过她的一举一动,却都落在皇帝眼中。他故意不出声,要看她如何行动。 傅夫人有些畏缩之意。不过,好奇心的驱使下,她终于往前走了。一面走,一面张望,未免顾不到脚下,“花盆底”站不稳,左右摇摆,全靠腰肢扭动,方能保持平衡。这一来便如风摆杨柳,婀娜多姿了。 皇帝的想法又不同,她的腰好活!他在心中自语。 “孙佳氏!”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吓得傅夫人大惊失色,一转身发现了皇帝,不由得以手拍胸,为自己压惊。 “真对不住!”皇帝歉意地笑道,“怕是吓着你了!” 傅夫人暂不作答,收敛心神,等皇帝缓步走近来,方始跪了下去说道:“臣傅恒之妻孙佳氏叩见圣驾。” “起来,起来!” 傅夫人一跪下去,双腿为旗袍绷住,花盆底又难着力,又站不起来了。 皇帝似乎有意恶作剧,伸出手去,却不说话。 傅夫人有些着急,不知其意何居,怕把自己的手一交过去,他会握住不放。 一只白皙、丰腴、温暖的手,终于还是交到皇帝手里。 “起来吧!” “是!多谢皇上赐援。” 皇帝轻轻一提,傅夫人得以起立,想挣脱时,皇帝借得机会,在她还未用劲时,他已先紧了一紧。 傅夫人知道自己不必再动挣扎的念头了,因为那不但徒劳无功,而且挣扎会使得皇帝加劲,反而自讨苦吃。 他牵着她直到宝座旁边,预先准备好的绣墩前面,方始得放手。 “坐!” “是!”傅夫人揉一揉手,请安谢了赐座,方始坐下。 “你在闺中时,叫什么名字?” 傅夫人不知皇帝因何而问,唯有老实答说:“闺名福如。” “是千祥百福的福,三保九如的如?” “是!”傅夫人觉得皇帝善颂善祷,不免得意,因而起身又谢恩,“多谢皇上宠赐嘉言。” 皇帝笑笑说道:“以后私下我就叫你福如好了。” “是!”傅夫人觉得“私下”二字刺耳,便即说道,“体制所关,奴才不敢奉旨,请皇上仍旧叫奴才孙佳氏。” 皇帝似乎听而不闻,喊道:“福如!” 傅夫人不答,但有些畏惧,把头低了下去。 “福如!”皇帝的声音高了些。 傅夫人依旧不答,皇帝也不作声。沉默得令人要窒息,她不由得呼了一口气。 “福如!”皇帝第三次喊,声音出奇地温柔,似乎在说:算了,不要孩子气了! 为这种抚慰的声音所软化,傅夫人的态度也硬不起来了,不过她的回答仍旧表明了她的本意。 “孙佳氏在!” “福如,”皇帝只管自己说,“这趟辛苦你了,我很感激。” “皇上言重了!理当效力,但恐效力不周。” “不会的!我已经接到报告,说我母亲很喜欢你。” 傅夫人大吃一惊,也是大出意外。 “怎么?”皇帝问,“你的神色不大对。” 在傅夫人的想象中,说破李姑娘是皇帝的生母,即使不会如明宪宗发现自己有个儿子那样惊喜激动,但他一定会有异常的反应,谁知他不但自己提到,居然能如此平静,岂不令人吃惊?怪不得说是天心难测,如今经验到了。 “福如!”皇帝提醒她,“你还没回答我的话呢!” “是!”傅夫人定定神,首先想到,该有个适当的称呼,“李姑娘”三字非常不敬。她的机变亦很快,觉得有个称呼可用:“太妃慈祥恺恻,福寿康宁,请释廑念。” “我只不放心一件事,”皇帝徐徐说道,“多年安静的日子,只怕要打破了。” 傅夫人觉得话中有话,不敢造次回奏,只说:“请皇上明示。” “我去见了我母亲,当然要上尊号,仪注很隆重,繁文缛节,恐怕我母亲会觉得很厌烦。” 什么叫“仪注很隆重”?莫非两宫并尊,又有了一位太后?傅夫人心里在想,他既然顾虑到生母的“安静日子”,倒是一个进言的机会。 于是她说:“皇上能仰体太妃之心,实为天下臣民之福。太妃亦曾跟奴才说过——” “慢着!”皇帝打断她的话问,“听说我母亲有两个义女,你是其中之一?” “是!多承太妃垂爱,奴才愧难报称。” “她知道你的身份不?” “不知道。” “噢!”皇帝又问,“还有一个呢?” “是宫女,名叫秀秀。” “她待我母亲怎么样?” “孝顺得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