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嫁_409 邀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409 邀舞 (第4/4页)

就是一会儿的事。

    但走山路,可能要一个多小时。

    如果遇到下雨,就更难走了。

    真是一身水、一身泥的。

    镇上的中学没有宿舍,所以小海只能走读。

    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披星戴月地赶到中学。

    可就算是这么辛苦。

    小海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很多同村的孩子都辍学打工的前提下。

    小海还在执著地读书。

    盼着有一天,能离开山里,考上大学。

    而老海这么辛苦,这么节省,就是在给儿子攒大学的学费呢。

    “乔总,你人真好!”

    老海诚挚地说。

    “老海,你太客气了,我都说过了,别喊什么乔总不乔总的了,你们喊我小乔,欢喜都可以。”

    我笑着说。

    “可不敢,可不敢……”

    老海急忙摆手。

    然后又支支吾吾地说:“乔……乔总,能……能不能……”

    说了好几句,都是欲言又止。

    显得很不好意思。

    我鼓励道:“老海,你就说吧,大家都不是外人。”

    老海这才开口:“乔……乔总,能不能在餐厅里面安一个电视?不用新的,二手的就行,多少钱我可以出的?只要……只要能看就行!”

    我笑了:“原来就是这个事啊?你不说,我我也有这个想法的,餐厅里面会新加一个大电视,新的,60寸的。”

    我的话,引起了工人们一阵的欢呼。

    看着他们的笑脸,我知道我的决定是正确的。

    其实现在在很多城里的人家。

    客厅里面的电视,都已经成了一种摆设了。

    很少有人在看电视了。

    都是在玩手机。

    或者把电视,当成了手机的投屏工具。

    所以我之前没觉得,工地上应该放一个电视。

    我想,这些工人们想休闲一下,玩手机就可以了。

    但后来,我发现,我想的不太对。

    有些太想当然了。

    很多从乡下来的工人,特别是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是没有智能手机的。

    所以他们除了工作,真的是没有什么娱乐方式。

    就算是有智能手机的工人。

    因为工地没有无线wifi,想上网,只能用手机的数据流量。

    流量又很贵。

    所以也是舍不得用。

    所以这才来转了几圈后,我已经告诉了欢子,要给餐厅放一台大电视了。

    ……

    “乔总,谢谢,谢谢!”

    老海激动得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我看着他如此的兴奋,都觉得有些不理解了。

    不就是看个电视么。

    至于如此激动?

    难道老海这么大了,还追星么。

    边上一个工友笑着给我解释:“乔总,老海这么兴奋是有道理的,因为他们家小海要上电视了。”

    工友说完。

    老海也是搓着手,笑得都合不拢嘴。

    “是啊,俺家娃要上电视了。”

    ……

    他们一说,我才知道。

    小海是真的要上电视了。

    还是省电视台。

    省电视台娱乐频道,有一档节目,叫《穷与富》。

    现在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节目一推出,光是这个名字,就已经很吸引人了。

    更不要说,节目的内容。

    也是足够的新颖。

    因为这个节目的形式,说简单点,就是身份的交换。

    在一定的时间内。

    让穷人过上富人的生活。

    让富人过过穷人的日子。

    其实这个创意并不新鲜。

    很多年前,有一个电影,叫《甲方乙方》。

    里面有一个大款,就是富裕的生活过腻了。

    非得去吃糠咽菜,体会一把穷苦人的生活。

    最后被送到了一个小山村。

    结果就是,把人家村里面的鸡都偷光了。

    但《穷与富》这个节目,却是做出了自己的特色。

    他们把交换身份的双方,没有设定为大款与乡民。

    而是设定为了穷孩子和富孩子。

    在偏远山区,找一个穷孩子,先拍摄在老家的生活。

    然后带到大城市。

    暂住在一户城里的人家半个月。

    就读城里的学校。

    然后,找一个城里富裕人家的孩子,拍摄在城里的生活。

    弄到山沟里。

    同样要住半个月。

    上山里的学校。

    每天24小时,几乎都有摄像机和摄像头跟拍,然后播出。

    收视率可火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