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1页 (第2/2页)
的美名。 这一个月来,她闭门不出,将满朝上下的胃口吊了个十足,然后突然宣布在北门下宣讲。倒让整个京城都倾巢而出。 今日玄武门前聚集的人群,便都是为她来的。 可这事儿只她一人也做不了。唐挽在府中和卢氏一道上演着鸡飞狗跳的戏码,吸引徐阶的主意,不过是为了给元朗留出反攻的时间。 好一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徐阶门生上百,也没有一个能像她这么聪明。 “徐阁老,可有何话说?” 御座上的声音空渺,徐阶并未在意。他伺候了三代君王,历经三任首辅,再也没有什么事可以让他惊慌的了。他转身看向满殿的朝臣,这里面有从至和年间便追随着他的亲信门生,也不乏倒闫之后才加入徐党阵营的后来人。曾经他们都对自己言听计从、满心感激,今日竟然都倒戈相向了。 徐阶忽然很想知道,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丢了人心? 徐阶又看向元朗,以前竟一直小瞧了他。徐阶曾有很多机会可以斩杀元朗。倒闫是一次,徐阶却没有杀他,而是招他入阁,以收买闫党旧部的人心;改革是一次,徐阶又没有杀他,而是利用他来牵制冯楠。在徐阶心里,元朗不过是个失去了靠山的落魄纨绔。没想到最后竟然是他,给了自己致命一击。 “徐阶,百官上奏弹劾你,你可认罪?” 太后的声音清晰地传来。徐阶双手拢袖,仰头望天,叹一句:“悔啊。” 悔,悔什么? 悔不该轻信了唐挽,悔不该小瞧了谢仪。悔不该让他二人同入内阁,三十年苦心经营,就此断送。 第167章 建成元年的年初, 内阁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阁潮。 正月里, 内阁阁老唐挽被弹劾,上书自陈, 遭遇弃市。不过一个月后, 青州知府进京告御状,督察院十三御史联名弹劾首辅徐阶。在朝廷与学界的压迫下,终于逼得徐阶致仕了。 唐挽离开后,内阁只剩了徐阶和谢仪二人。徐阶这一走, 内阁的重担便全部压在了谢仪的身上。一个人的内阁岂能称之为内阁?就在众人以为谢仪要独掌大权的时候,他却火速提拔了户部左侍郎冯晋阳入阁, 继而又下令召回外放的冯楠、沈榆两位阁臣。这位年轻的谢阁老以雷霆手段重组了内阁, 稳住了朝廷内浮躁的人心。 唐挽呢?众人等了又等,却没有等到她起复的消息。有心思活络的官员分析道:“唐挽和谢仪是同年的进士, 一个榜眼一个探花, 功名相当,资历对等。对于首辅之位的竞争,这两人将会是彼此最强劲的对手。况且当年两人一个属闫党阵营,一个是徐公门生,梁子是早就结下了的。只要谢仪执掌内阁,就绝对不会容许唐挽再回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