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3章】 曹锟北上 (第1/3页)
“冲啊!”16师的将士们,经过中、俄大战考验的战士们,不等炮火准备完毕,就呈散兵队形发起了冲锋,每个人心中都只有一个念头:“快!要快!”迅速击破当面守军,进入北京城是最关键的目标,英勇的战士们谁不希望自己是第一个进入北京城的英雄呢? “笨蛋,敌人都冲上来了,你的机枪朝哪里开火?”拱卫军军官恶狠狠地踹了重机枪射手一脚,后者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拱卫军也称得上训练有素,但毕竟没有经历过实战检验,很多士兵还是头一次上战场,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手足无措。 射手无奈地调整着射击角度,马克沁的枪管里不停地倾泻出火力,直朝发起冲锋的护国军战士扫去,已经有丰富经验的护国军战士立即趴倒在地,子弹击打在沙地上“扑哧扑哧”地响。但防御方的重机枪毕竟太少了,虽然能控制住眼前的扇形面,还是架不住护国军战士在其他方向的冲锋,前锋已越冲越近了…… “你这个混蛋。”军官着急了,眼看对方从各个方向扑过来,他一脚踹开机枪手,自己开始cao作起来,被他踢中的射手“哎哟”一声,顺地打了个滚,溜进战壕里去了。军官打得正欢,没曾想护国军早已经瞄上了他,“轰”的一声,一枚枪榴弹不偏不倚地正好落在机枪工事上,马克沁当场被炸飞,刚才还疯狂地倾泻弹药的拱卫军军官在硝烟散尽后只剩下了断臂残肢。 战壕里的机枪射手呆呆地望着这一切,那里本来是他的位置,现在却…… “哇呀”一声怪叫,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抱起脑袋冲出了战壕,就向后面逃去,还没跑几步,就被后面密集的火力扫倒,整个人面朝黄土,直挺挺地倒了下去,背上多了几个透心凉的窟窿在汩汩地流血。一双还没有闭上的眼睛仿佛死不瞑目般地在追问: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打这场仗? 三刻钟后,北路军在接到突击队的电报时,已顺利突破了清河防线,两个营的拱卫军,一部分溃散,一部分被俘,而另外一部分,则永远不可能再看见明天的太阳了。 通往北京城大门的道路,为护国军打开了。 北京城的中枢虽然已经被端掉,但中枢所发出的命令却还在被各路北洋部队所忠实执行着,离京城最近的是曹锟的第三师,但不论是曹锟还是以计谋出名的吴佩孚都没有想到自己这边还没有动手,老巢已经被人端掉了。也不能说他们太笨,这种“斩首”行动的先进思维,还不是他们所能认识到的,他们还是继续按照既定方针办。当然,这其中护国军方面各路的密切配合也是成功的关键,在几乎同一时间段的动手无疑是让人最难防备的。 现在,第三师第五旅和炮团还有4营拱卫军在吴佩孚的指挥下,有模有样地在廊坊一线摆开了架势,小吴的思路也很明确――固守。一来是因为在兵力对比上处以劣势,护国军东路集团有近3万之众,能用于一线作战的也超过两万,而廊坊守军满打满算加起来不超过7000;二来是因为装备劣势,护国军有飞艇,有重炮,有铁甲车,这些东西的威力吴佩孚可都是耳熟能详的,相比之下,第三师的炮团虽然在北洋军中还算有点名气(吴佩孚一手带出来的),但在拥有如此技术优势的护国军面前,还是小巫见大巫,硬要在这种状况下打进攻战,打野战,只能死得更加难看;三来是因为时间劣势,护国战争甫一发动,吴佩孚就敏锐感觉到己方处处落于后手,在对方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本方八成以上的兵力居然还远在千里之外,再不用牢固的防守换取喘息时间,只怕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不愧是秀才出身,吴佩孚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曹锟带领第三师剩余部队北上京城,加上拱卫军剩余部队,防御京城北门一天应该没有问题,自己带领这支混合部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