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6章 御龙在天 (第8/11页)
夙沙后半生,心性变化极大,夙沙不甘心做一个混血种,古神眼中的二等公民,他认为古猿们敬拜的英雄轩辕黄帝在他眼里不过是虚伪,他希望自己是绝世枭雄,敢思敢想,敢想敢做,敢做敢当,有着最纯粹的自我,有着最顽强的生命力,没有气度却有着无以伦比的气魄。双方渐行渐远,友情也出现了变化,友谊不再,夙沙氏就在寿光一带“煮海为盐”,寿光的富庶和重要交通地理位置也使得此地成为群雄割据必争之地,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也成为此时期的重要特点,他利用弥河之饶、渔盐之利,借着寿光及周边环渤海地带丰富的盐业资源迅速积累起大量财富,野心越来越大,神农在炎帝部族执掌大权晚期,夙沙氏举兵叛乱,擅动杀伐,有臣箕文,谏而杀之,其挥兵南下,一时间烽火连天,席卷三十六城,神农无奈,率大军来战,战至九百回合后,斩其右手,逼迫他立誓此生永居寿光,不得造反。夙沙氏自断臂之后,性格更是暴虐,日日虐民为乐,其子民忍无可忍,约至八月十五日,同至朝中,除此残暴,免得反遭涂炭,其各各回家预备器械,至期举事。夙沙氏不知,那日他喝了民众进贡的醴酪,醉得不醒古猿事。百姓鼓噪杀入,放火烧宫。众民齐心,乱枪戳来,登时将不可一世的混血种杀死,将首级入都见现任炎帝神农,神农泪如雨下,感叹不已。炎黄之战后,盐矿资源同样被垄断,不过谁都不知道这里有一眼盐泉。传说有一天,一位猎人追逐一头白鹿到此,那白鹿竟然停足不前,在泉水渍地舔食不停,依恋不去,仿佛完全忘记有猎人追杀似的。猎人便捕杀了白鹿,甚觉白鹿舔泉很奇怪,便也去泉边捧饮泉水品尝,觉有咸味甚甘美。心中大喜,跑回村落招引同族人迁来泉边聚居。后来他们又伐木为柴煮煎泉水熬成晶盐,然后向四方去贸易交换粮食布帛,逐渐富强兴旺起来。我猜这又是雨师妾的手段,结交古神、笼络部族,来对抗天下至尊轩辕黄帝,可惜败给了岁月。 而让轩辕黄帝加以笼络的原因,不是轩辕氏族不念旧恶,而是巫载国盛产的丹砂和盐,丹砂即硫化汞,水银之氧化物。现在既可作装饰性颜料和涂料,又可当药物。服可以镇心养神、益气明目、通血脉、止烦懑、驱精魅邪思、除中恶、腹痛、毒气等;外敷可治疥、瘘诸症,故古老的药物学《神农本草经》称丹砂为药之上品。对于古神的神躯也是需要摄入的重金属元素,由此可见,原始先民视之为长生不死或起死回生的神仙之药,固不足为怪。因为雨师妾的臣服,也因为有盐和丹砂这两种宝物,巫载国民才能凭此交换粮食布帛,才能丰衣足食,娱乐升平,呈现出极乐世界的繁荣景象。 古神统治大地,但对于和古猿打交道没兴趣,作为九州牧者的十巫从事着原始巫教活动,是实际上的上位者。他们不仅是原始部族中“上天入地”沟通人与神灵、自然三者关系的宗教教主,而且还是致力于采药治病的神医、引泉治盐的技师,所以他们乃是“医方和制盐、炼丹的祖师”。而他们又是后世歌舞戏剧等艺术家的远祖,《楚辞·九歌》就是由巫,女巫和觋,男巫通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歌舞表演来迎神娱神的艺术。就这样,虽然颛顼下了禁令,然而,那时人们运用巫术就像我现在所知开车、用电脑一样平常,不是谋生的手段,因此在严格意义上巫教虽然解体,巫术却屡禁不止。当然,家常菜人人会做,却有好坏之分。巫术也是这样,用得多了,就有高下之分。比如,巫师甲预测一天后降雨,巫师乙预测三天后降雨,结果一个月后降雨了,因为乙的预测最接近,大家就说乙的巫术最灵,这种显意识方式在当时很正常,民俗学家管它叫原逻辑。那时候,颛顼王朝崩溃,古神逐鹿天下,古猿部族割据一方,称王称霸,巫师都是由高层领导担任的。混血种族长和高层贵族组成了部族的最高统帅部,实际上也可称教门事务部,因为那时候的大事也就是巫术和打仗两样,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如果哪位巫术玩得纯熟,而且打仗勇猛,众人肯定会推举他做族长,绝对依照“专家治国”的原则。 正因为巫师都是当时的精英分子,所以秦汉现在追忆巫师的光辉形象时,说他们“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听彻之”,意思就是说巫师们都是智商极高的,而且有千里眼、顺风耳,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吉凶。所以,最早的职业巫师其实就是咱们那些最早的宗教人士。甚至在大洪水之后,巫师作为蒙昧的部族权威人士,把黄帝、蚩尤,都鼓吹为是把巫术练到顶级的巫师。所谓古为今用,乱认阔祖宗。在权威人士口中,在黄帝蚩尤大战中,蚩尤作法请神降雨,黄帝则驱动旱神天女止水。蚩尤斗法失败,于是被杀。这不就是典型的巫师斗法!倒真惊天地,泣鬼神。更重要的是,这一仗决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